服務學習系列講座:講一百遍醫學倫理不如「親身體驗」一次--服務學習對醫學生成長的影響
100年12月6日由牙醫學系主辦在立夫教學大樓B1國際會議廳舉辦一場「博雅與服務學習」特別演講,邀請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暨陽明大學服務學習計畫主持人陳維熊教授主講:「講一百遍醫學倫理不如「親身體驗」一次--服務學習對醫學生成長的影響」。首先由醫學院副院長兼醫學系主任李正淳教授致歡迎詞並介紹陳維熊教授,陳教授是高雄醫學大學畢業一直在台北榮總服務,為知名的大腸直腸外科醫師並身兼陽明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也負責該校的醫學倫理教學、國際醫療學習與志工服務學習的籌畫。
陳維熊教授由一段「怎樣才是我們認為得好醫師」開始訴說:在工作的壓力、制度的制約、生活方式的僵化、人際互信的薄弱、 與自然界的疏遠等會造成未來有不一樣定位與生涯的醫師;有一種「關懷助人的意圖」在大腦啟動時會釋出重要的分泌物(苯乙胺),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讓在醫學生學習時就能灌溉這「關懷助人的意圖」使其內化,讓他們學會關懷,關懷自己、關懷他人、關懷社會、關懷一草一木,這樣在往後的人生會有更寬闊的視野也會在行醫的道路上動力無窮。教授提及國內、外醫學院有許多服務學習/ 醫學教育的課程與團隊:哈佛大學的Enrichment Program、台大公衛醫療團、陽明十字軍、各醫學院海外醫療團及寒暑期服務隊等在在都是要將「關懷助人的意圖」深耕在醫學生的身上!
陳教授提到他的國際志工服務緣起於2004-05年間與哈佛大學的蕭教授帶領多國醫學生前往大陸與印度參訪後,發覺若僅是短暫的捐贈、義診是無法為當地居民提供適合的服務,要由接受服務區域的人角度思考「他們的需要」而不是「我們計畫要給他們什麼服務?」。因此當他在2006-2007年與何明蓉教授及國際醫療行動協會iACT合作,進行南印度南卓林區藏人社區的醫療支持計畫後,就建構了他的海外「週期性輔導推廣志工服務計畫」:自營式保健室、基礎衛生教育、巡迴醫療。自2008年起在尼泊爾〈加德滿都〉及北印度拉達克〈印度最北喀什米爾邦的小鎮〉每年暑假為期一個月的服務學習計畫,以陽明大學醫學生為主並邀請他校大學生參與〈一個月課業輔導與基礎衛生教育〉及各專科醫師〈兩個點一週的醫療義診〉長期為當地居民服務,今年已經進入4年;今年除陝西、四川、拉達克、馬拉威、菲律賓、尼泊爾六個點外並且在台灣本土的台東地區開始「台東原鄉計畫」做模式的服務,希望在國內的偏遠地區服務外也讓醫學生也能結合當地醫師作「原鄉基層醫療實習」;陳教授神采飛揚的訴說讓全場同學非常認的聆聽,大家學習到在做志工服務時是讓參與者得到的感受是「感恩一個學習的機會…」。到了交流時間有同學提問:國內與海外志工服務的區別? 想當無國界醫師要在哪時立定志向?最後醫學系一年級新生問陳教授當時就學醫學系時開了多少醫學人文的課?由陳教授與李正淳主任回答。
會後由醫學系李主任代表校方致贈紀念品、牙醫系涂明君主任致贈感謝狀及牙醫系系旗;另外陳教授也歡迎同學參與他明年計劃的申請面試,牙醫師全國聯合會張錦隆醫師也公布了近半年來的海外志工團隊歡迎有以同學前來報名!值得一提的是陳教授特別前往七樓拜見他在陽明大學攻讀博士班的恩師楊文光教授並合影留念。經由這次的交流也希望本校與陽明大學能為台灣本土的偏遠地區達到跨校際的志工共同合作與長期耕耘該社區營造的發展!